《密技一:同時準備多種考試,畢其功於一役》
鐵路特考高員三級對應高考三級應試科目相近,
員級對應普考應試科目相近、佐級對應初考應試科目相近,
考試時間亦先後舉行,
考生們可以參加六月份考鐵路特考,
並報名高普考考試以增加上榜的可能性。
一般而言,高普考試多利用七月中上旬的時間舉辦,
連續五天,先考普考再考高考三級,
所以建議大家以鐵路特考為目標,
高考、普考訓練考場答題速度、時間掌握並且先適應考試氣氛。
除了高考三級、普考可以同時準備外,
考選部還會另外不定時舉辦公務人員特種考試,
其中又以12月登場的『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』相似度最高,
包括資格、應試科目、成績計算等等幾乎與高考三級、普考完全相同。
所以,以鐵路特考三級為主要目標的考生,
可以考慮報考地方政府特考的三等考試;
以普考為目標的考生則以四等為準備方向
以初考為目標的考生則以五等為準備方向
除了相似度將近百分之百的地方特考之外,
考選部所辦理的其他各項特考,
其實也提供了考生多樣選擇,
相近類組都有部分考科相同,
只要多準備一兩科,就可以多一個上榜機會。
以財稅行政類組為例,除了高考、普考、地方特考外,
多準備一兩科還可以參加調查局人員特考或稅務特考,一舉數得。
而技術類的考生,更可以同時準備每年十二月的技師執照,
讓自己除了就業機會外,更可以多一張專業執照,強化競爭力。
各類考試同時準備比較表(以部分類科為例)
|
鐵路特考 |
高考三級暨普考 |
調查特考 |
原住民特考 |
地方特考 |
技師執照 |
國營事業 特考 |
|
七月中上旬 |
九月上旬 |
十一月下旬 |
十二月下旬 |
十二月上旬 |
不定 |
|
電子工程組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電力工程組 |
ˇ |
ˇ |
|
ˇ |
ˇ |
ˇ |
ˇ |
機械工程組 |
ˇ |
ˇ |
|
ˇ |
ˇ |
ˇ |
ˇ |
土木工程組 |
ˇ |
ˇ |
|
ˇ |
ˇ |
ˇ |
ˇ |
會計組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|
ˇ |
《必上密技二:廣泛蒐集資料,慎選報考類組》
考試類科的選擇對應考者而言,
相當重要,選對了報考類科,
可以增加上榜機率,事半功倍。
選錯了類科,則有可能需要投入更多心力卻還是徒勞無功。
一般而言,選擇類科要考慮的幾項因素如下:
第一要符合所學專長,
這麼一來準備起來比較輕鬆順利,
如果本身為該考試類組的本科系學生,
那麼自身所有的專業知識可以協助判斷歷年來出題方向,
增加考試準備的效率,
有利於在考試中脫穎而出。
再者,若非本科系學生,
建議可以避開熱門類科,盡量選擇冷門類科。
熱門類科報考人數多,競爭激烈;
冷門類科報考人數較少,競爭也相對較少。
需要注意的是,報考人數多寡不完全是選擇判定的標準,
還要衡量該類科的需用名額,如果報考人數少、錄取名額也少,
競爭還是一樣激烈的,所以建議以『錄取率』為主要的參考較佳,
尤其對於轉換跑道來考國考的應試生,
選擇報考人數少、錄取率高的類組,勝算較大。
此外,選擇學校沒有開設相關科系的類科,
考生立於相同的起跑點、同樣都要重頭準備起,
如此一來即無『本科系』的優勢,
只要按部就班就有考取的可能性。
《必上密技三:掌握強項補強弱科,共同科目同步準備》
高考三級考試科目多達八科(兩科普通科目,六科專業科目),
普通考試亦有六個考科需要準備,在準備比重的分配上,
須有「成本效益」的觀念,優先準備容易讀、容易獲得高分的科目。
此外,對於個人的各科實力必須要有清楚的瞭解,掌握強項的科目,
就可以獲得一定的分數。補強較弱的科目,充實專業知識勤做題目練習,
可以快速提升成績;因此建議考生們可以在規劃讀書進度前,
先進行模擬測驗,徹底瞭解個人實力分配。
高考三級的讀書比重分配應該以專業科目重於普通科目為原則,
普考則是比重相同;但是普通科目千萬不要放棄或最後才隨便念念,
以高考三級普通科目各佔總成績10%來說,
比重雖然不高但是在錄取率只有5%不到的類科,
差0.1分可能就決定了鐵飯碗的機會。
最後,高普考題型包含申論題、或『測驗題加申論題式』,
在準備上,申論題配分高於測驗題,每題分數也多於測驗題,
答題好壞與否影響成績較大;
同時,申論題回答時偏重深度要精讀熟記才能作答,
答題時需要融會貫通、邏輯組織性佳才能獲得高分,
所以申論題需要費心準備。
相對地,測驗題重廣度,稍有印象即能作答,
回答問題時更可以配合刪去法提高答對率,
考前的準備時間可以稍微比申論題少一些。
鐵路特考相關福利
|
各項福利、待遇 |
1 |
固定調薪(每年依物價及生活指數調薪) |
2 |
年終獎金(至少1.5~4.6個月) |
3 |
暢通升遷管道(依年資升級或參加升等考試) |
4 |
子女教育經費補助、購屋貸款及各項津貼、旅遊補助 |
5 |
年假7~28天,事假21天,病假28天,婚假14天,產假42天 |
6 |
可申請在職進修、帶職帶薪或留職停薪等 |
7 |
退休後每月可領月退俸 |